 |
新闻动态
|
 |
湖南桃源社保织密养老基金“安全网”
|
稿件来源:湖南省桃源县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处 养老基金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广大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关系到社会保险事业的平稳发展。随着养老基金积累规模的迅速壮大,给基金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好职工的“活命钱”,意义重大,责任重大。为此,桃源社保今年把确保养老基金安全作为一项头等大事来抓,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规章制度,优化工作流程,强化内控监督等措施,不断织密“安全网”,确保养老基金安全与完整。
加强领导健全制度,养老基金管理有章可循
处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基金管理工作,坚持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科学决策,坚持管人与管事相结合的原则,分级管理,对口负责。专门成立了由“一把手”挂帅的稽核股、业务股、计待股、财务股、退管股、办公室等各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对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情况的监督管理工作。同时,由稽核股作为具体的工作机构,负责拟订年度社会保险稽核和内控监督检查工作计划、方案,并组织实施。建立完善了社会保险稽核和内控监督检查工作的领导责任体系,明确了社会保险稽核和内控监督检查的目标、内容、程序和方法。年初制定下发了《社保基金要情报告制度》、《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养老保险内部控制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社会保险内部控制暂行办法》,《业务审核审批制度》、《办事公开制度》、《档案资料保管制度》、《会计操作规程》、《内部管理制度》、《年度考核制度》、《内控检查考评制度》《内控50条》等20多项规章制度,将内部控制贯穿于社会保险的全过程,全面规范各项业务行为,使各方面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形成一个互相补充、互相协调、相互监督的内部控制体系。
盯紧基金入口、出口关,消除社保基金管理隐患
建立和完善股室之间、岗位之间、业务环节之间既相互衔接又相互制衡的机制,对本处的各项业务进行分类管理和控制。内审、内控监督检查实现常态化、制度化。一是盯紧基金“入口关”。 坚持“流水作业,分块管理”,全面推行“程序化模式,标准化经办”管理模式,进一步规范基金征管,不定期审核业务收入单据有无少算、漏缴、错交,审查基金是否及时入账,财务和业务“两岗两审”,财务与业务,财务与银行、财务与财政,财务与地税征缴账目定期核对,账目清楚,数据准确,对业务办理中每个环节的所需凭证、流转手续、过录传递等要求进行具体明确,确保了各项工作运行流畅,把关严格,界定准确,规避收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二是盯紧基金“出口关”。注重核实原始单据,审查是否有涂改或手续不全,防止基金跑、冒、滴、漏。每笔支出业务实行相应股室经办人制表,股长审核,分管领导复核,出纳开具支票或网银支付待审,财务股长审核盖章、网银逐笔审核支付等流水作业程序,取消现金支票,杜绝现金支付,“数在网上走,钱在银行流”,实现“基金发放无币化,权限管理制约化”,规避人为操控风险;在退休待遇审核环节,实行计待股、退管股、稽核股、财务股及分管领导共同连审制,对参与审核、复核、审批的工作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制,确保养老金支付准确无误。
权责明晰各司其职,养老基金管理规范有序
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手段,通过设立权限,建立社保机构内部控制系统,减少和消除人为控制因素,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严格实行前后台分离制,将重要业务分岗办理,每个经办人员分设不同处理权限并各司其职,形成一个互相交叉、互相制约、互相检查的内部控制过程,杜绝违规、违纪现象发生;严格业务操作规范,每台计算机设立独立密码,并定期更换,设立操作权限,本着“谁操作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不越权操作,减少和消除人为操控因素,形成社保业务“横向分权,纵向监督”,“人防”与“机防”相结合的稽核内控管理体系,从源头上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业务、权力的相互分离与相互制约的有效性,使内控监督检查更加规范化和专业化以及内部控制软环境的更优化;对发生的业务实行多人参与、多环节把关,防止数据遗漏和造假,防止企业少报、骗报,确保了基金收入“颗粒归仓”;实现申报登记、基金征缴、待遇支付、基金管理、社会化管理等各项业务环节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流程衔接;按照业务模块、工作流程、内部控制和系统安全等要求,全面优化整合社保信息管理系统,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严格操作规范。同时,加强机房防盗、防漏、防火、防雷“四防”建设,确保计算机系统安全、网络安全。
监督检查常态化,养老保险基金安全完整
在各项基金和保障待遇给付情况每月进行检查会审的同时,组织了对社保参保登记、社保基金征缴、基础信息管理、退休待遇支付、财务制度执行等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专项稽核检查。一是对“关键岗位”的检查。检查是否分工合理、职责明确、集权与分权相结合,执行与监督相分离,操作权限与限额支付权限的管理等;二是对“关键流程”检查。包括办理各项社保业务所需材料的审核、复核与审批环节检查,及时完善各项社保业务操作流程。三是“关键节点”检查。检查社保基金是否坚持收支两条线,财务核算与业务基金收付对接情况,有无人为操控现象;检查退休人员异动及待遇发放情况,是否真实准确。四是“关键人员”检查。检查“内控50条”制度的落实情况等。每年还进行一次全县参保企业缴费基数的稽核,审查有无少报、漏报、瞒报缴费基数;进行一次全县参保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堵塞冒领养老金漏洞。同时,通过网站、宣传材料等方式对外公布有关社保的政策信息与办事流程,接受群众监督,加强事前程序控制;对社保基金运行进行内部审计,提出稽核意见和改进建议。
由于多举措强化社保内控监督,进一步规范了业务操作流程,织密了养老保险基金“安全网”,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内部防范、监督和控制体制,确保了养老基金平稳、安全运行,保障了社会保险各项待遇按时足额发放,促进了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颜卫东 丁振言 张志刚)
|
|
|
 |
新闻动态 |
 |
 |
快速导航 |
 |
 |
职位搜索 |
 |
|
|
|
|
 |
相关网站快速链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