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职场“中年现象”:致第一批即将被“清退”的80后……

来源:网络

写在前面的话:


周末带孩子去图书馆,经过繁华的闹市区,我看着一栋栋奇特高耸的写字楼,无法遏制地在内心拼命还原小时候的场景——


曾几何时,这里有一座牙膏厂,效益一度好到爆棚;


瞧啊,那块地段原本有一家很大的棉纺厂;


嗯,那里似乎是一家研究院......


记忆里这些曾经顶着耀眼光环的稳定之所,是多少人耗尽前半生去奋斗、托付了青春和汗水的地方,如今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下清一色青灰而高耸的写字楼,面无表情地矗立在城市的中央,望着熙熙攘攘奔波忙碌的人群。


喧嚣的人才市场里,无数年轻而焦急的面孔在这里等待着属于自己的机遇和挑战,没有人会听到被时间倾吞、被风口吹散的哭声。


在一个又一个时间岔路口上,职场总是惊人相似地上演着一幕又一幕的悲欢离合。

1

多少职场人,

费尽一生把自己培养成一枚“职场螺丝钉”


咨询者张丹(化名)是一名80后,十多年前毕业于国内一所重点大学的哲学系,硕士研究生学历。


研究生毕业那会儿,她的导师说建议她读博深造,今后专门从事哲学教研工作。


年轻的张丹摇摇头,她不甘心自己的人生就这样淹没在浩瀚无尽的哲学研究领域,她渴望外面精彩的世界,想要在职场中历练历练。


“你当时为何报考哲学系?你又是如何考虑的呢?”我问。


“我从小家里穷,看见父母整天劳碌,我发誓一定要考上一所重点大学让他们高兴。高考那一年我报考了理想中的重点大学,可分数没有达到第一志愿专业的分数线,我就被调剂到了哲学系。”张丹说。


“大学四年期间,你可曾想过转换专业?”我问。


“没有,不过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学外语,我的英语成绩很好,在班里排名第一。”张丹说。


大学快毕业的时候,张丹由于学习成绩优异,获得了学校的保研名额,正值迷茫的张丹接受了学校的保研机会,读了三年研究生。


25岁,张丹研究生毕业。


一边是导师力劝她留下来考博未来留校任教,一边是自己内心焦躁不安的心,她觉得自己年纪轻轻就能一眼望到未来,这样的生活简直太糟糕了!


“我先去外面闯闯,实在不行再回来考博。”这是张丹当时的决定。


张丹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找工作时光,她实在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唯一愿意使用和发挥的优势就是英语,但比起英语专业毕业的同龄人,张丹的竞争力还是差了一大截,做不了特别专业的工作,最终她来到了一家外企,做起了销售工作。


据张丹描述,这份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坐在电脑前和外国客户进行在线及邮件交流,她蛮喜欢公司的氛围,同事们的关系很融洽,很快找到了归属感。


27岁到33岁这几年,张丹完成了人生重要的角色转变,完成了恋爱、结婚、生子的大事。


33岁的张丹修完产假回单位上班的时候,不禁为自己这些年来没有跳槽感到庆幸,毕竟大家都熟悉了,家里孩子临时有什么事打个招呼就能溜回家照看,除了工资不尽如人意之外,她非常满意这份工作。


然而好景不长。


不久前公司开了一次大会,大意是公司这两年业务下滑的厉害,总部决定清退一部分员工,而张丹就在清退名册之内。


张丹一听脑袋就炸了,顿时慌了神。


她找到曾经的导师,希望还能回来读博,导师无奈地摇摇头:“现在我们的课题压力也很大,更希望招年轻的研究生。你现在年龄大了,这些年的专业恐怕也丢的差不多了,如今还有了孩子,你的精力和时间如何能和刚毕业那会儿相比呢?要我说,你现在还是老老实实回去上班,照顾好孩子就好了。”


张丹的鼻子一酸,她刚想说自己很快就要没工作了,但忍了忍,最终没说出口。


张丹感慨万千:“我曾经那么意气风发,总以为人生可以随时重来,现在才发现,有些机会一旦错过就永远错过了,根本没有重来的可能。”


对张丹而言,前面的路确实一片迷茫,这些年下来,她显然把自己培养成了一枚“职场螺丝钉”:除了本职工作之外,她根本不了解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擅长做什么,只能试图抓住考博这一根最后的稻草维系所谓的稳定,但现实远没有那么乐观。 

新闻动态
    莱诗新闻
    行业新闻
快速导航

日企招聘网

日企猎头网

    在线注册简历
    最新职位信息
    最新人才信息
    公司服务流程
    人才服务流程
    常见问题解答
职位搜索
相关网站快速链接
闵御堂jfposoffice2007官方下载 免费完整版东昊芯动力定时关机软件暴力摩托
版权所有©广州莱诗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粤ICP备102115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