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身为面试官,为啥不能痛快说“不”?!


来源:网络
十年前笔者刚入行时有个疑问“看到不合适的候选人为啥非要拐弯抹角,而不是直接告诉对方‘你不合适’。后者来的不是更干脆?” 

也许不少朋友都有类似问题,其中答案很像投资人不愿意当面说创业者的项目不好,值得深思。

01.投资人VS面试官

2015年,笔者接触创投行业,参加过几十场创业者的路演。形式就是几家投资人代表坐在台下,创业者在台上讲自己的项目,然后投资人简单点评。会后,投资人再与其中的优秀项目接触,最优结果是投资成功、助创业者一臂之力。 

笔者见到以上场景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不就是面试吗?台下的投资人是面试官,台上的创业者扮演应聘者的角色。不同在于,求职者谋一份工作,创业者希望拿到的是投资人的资金。 如同面试官不会直接拒绝应聘者,投资人也很少在路演现场说创业者的项目不成。 

下面的话倒是经常听到:

你的项目阶段还比较早。
方向挺好的,等你们积累点数据我们再看看吧。
我们很感兴趣,对人对团队,保持联系!
这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领域,我们会研究研究,保持联系!
三个月前,要是碰到你这个项目,想都不想就投了! 

这让我想起HR对候选人说的话:

您的背景不错,就是资历浅了一些。
您的能力正是我们需要的,再积累一下就更好了。
我们对您很感兴趣,保持联系!
七个工作日内,我们通知您结果。 

都是不直接拒绝,给对方留下些渺茫的希望。找了几位资深投资人请教其中原因,发现与HR不能痛快说“不”很有相似之处。


02.谁也别看扁谁,万一成了呢

投资圈流传着一个故事,某创业者数次被拒之后终于拉来投资。公司渐有起色的时接,创业者受采访对媒体说:“那些投资人当初不投我,以后公司上市了,我的股票要贵到他们买不起!”姑且不论,此创业者如此高论是否为赚取高关注度,他提到的几家风险投资机构肯定在看到报道后倍感尴尬。 

其中的潜台词是:你们这么差的眼光还当什么投资人呢?打脸了吧! 以上是投资人不愿意直接说项目不成的第一个原因“什么项目都有成功的可能性”,没必要把话说绝。 
第二个原因“作为早期接触的投资人,如果你的项目越做越好,我们愿意跟投一些。有钱大家一起赚。我们当初只是说‘看看’没说你的项目不好!” 

HR与候选人的关系跟投资人与创业者的关系有异曲同工之处,不直接拒绝应该也有两个原因,其一,任何候选人都有可能入职公司,背后很可能有HR并不掌握的信息;其二,圈子不大,今天拒绝的候选人也许哪天会来面试自己。 

以上两点笔者都深有体会。

Case Study:这也可以?

面试之后,HR Amy给销售候选人Tom的评价是:“完全不能当个人用,不建议复试。”

销售总监给出的建议是:“人才难得,建议立即入职!”

Amy找到销售总监询问。

“这个Tom连话都说不清楚,怎么做销售!您失去判断力了?”

“哈哈!有些情况你并不完全了解。Tom虽然本人水平不高,但是他爹开的公司是我一直想合作的大客户。这种人只要愿意来,白养着都可以。”

“这人来了,您也未必做成他爹公司的生意。”

“没错。但是他来公司增加了我的胜率。人在我部门,费用我担,人力部门网开一面吧……”

后来Tom入职后得到特别照顾,业务做的风生水起。

点评:每个人都难以看到事情全貌,所以话不说绝是给双方留机会。现实之中,Tom在公司工作的时间比Amy要长,还成了几笔大单。很多时候,机遇比能力更能成就一个人。

Case Study:很可能是参加活动见过

笔者跟公司技术总监Tang面试高级运营Jerry。

Jerry一坐下就对Tang总监说:“咱们是不是在哪儿见过?”

  “没有,没有。”

  ……

面试结束,笔者送Jerry离开房间时,他还对Tang再次说到:“咱们应该是在哪儿见过的!”

  “也有可能是参加某个技术活动,咱们在活动上见过面。”Tang的回答给人感觉很敷衍。

  ……

 笔者事后问出了原因。

原来Tang十年前刚到北京时,去某国际公司应聘职位,面试官之一就是Jerry,不成想风水轮流转,今时今日位置发生了颠倒。

您可能想问:“Jerry后来怎么样了?有没有复试机会?”

要知道,除了技术水平之外。他当年对Tang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是否有复试。

点评:这是一次真正的活久见。世界太小,不能干坏事。谁也不能保证,今天你我淘汰的候选人某天会坐在桌子对面,或多或少地掌握我们的命运。

03.霹雳手段VS菩萨心肠

霹雳手段是指:面试就是做减法,被淘汰的人是大多数。菩萨心肠是指:HR要尽量对候选人好一些。 

曾有HR朋友问笔者做好HR的建议,笔者的回答是:“如果只给一个,那就是要善良。”太多HR在工作中养成了窥探的不良习惯,与别人打交道感觉就是在审视对方而不是思考如何能帮助别人。 如果面试100位候选人,淘汰其中一位对HR而言不过是1/100,而被淘汰的候选人则100%地失去了这次机会。 

虽然多半双方不会再见面,但是笔者仍然建议对候选人好一些。你我也曾有过被人拒绝的失落与不快,将心比心就可以了。 

最后,分享一个笔者面试被拒的经历。十年HR经历中,这次面试印象非常深。 

2012年,笔者应聘某大型地产公司招聘总监职位,面试进行了1个多小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都逐渐明白,这个合作机会并不合适。 

离开时,HRVP给笔者一个建议:“继续走培训和咨询相结合的路,可能更适合你。”对方的诚恳笔者至今记得非常清楚。 

面试没有成功,笔者却从中收获颇多。

HR无法对不合适的候选人痛快地说“不”也许是给双方留机会。
新闻动态
    莱诗新闻
    行业新闻
快速导航

日企招聘网

日企猎头网

    在线注册简历
    最新职位信息
    最新人才信息
    公司服务流程
    人才服务流程
    常见问题解答
职位搜索
相关网站快速链接
闵御堂jfposoffice2007官方下载 免费完整版东昊芯动力定时关机软件暴力摩托
版权所有©广州莱诗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粤ICP备102115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