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动态
|
 |
给你一个平台,你是什么样的“舞者”?
|
来源:网络
伴随着新商业文明时代的到来,其实很多公司已不再专属老板一个人,员工与老板之间已不再是传统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特别是互联网公司和更多创业公司,越来越多的创始人把公司搭建成一个平台,也可以说是众多人展示人生价值的舞台。而加入公司的员工也都成了舞姿各异的舞者。当然,优秀的舞者,也摇身成为平台的搭建者。
作为HR你应该能够识别企业各类的舞者:
一、“拆台”的舞者
企业中总会有一些人没有平台意识,还是习惯把自己作为商品来和公司进行讨价还价或等价交换,用自己所谓的才能和付出与眼前所得经常进行比对,公司是不是给的少了?自己是不是付出多了?或者是别人是不是比自己给的多了?这些人因为纠结于眼前利益,不能更专注地任劳任怨地工作,甚至是开始做“拆台的人”,传播负面情绪,影响团队士气。
公司当然不允许有“拆台的人”存在,否则大家合力铸成的平台有可能毁于一旦。特别是在一些初创企业,前期面临着市场开拓的艰辛和产品研发的迭代压力以及人才的匮乏,还不用讲头上随时顶着的大雷——资金压力。
这样的初创企业更需要一群“忘我”的舞者。至少是暂时忘掉因为几百元工资和公司讨价还价,忘掉因为几元钱的交通费也要和公司斤斤计较。但这并不代表违背人之本性,不是叫这些人永远“忘我”。
只是前期的“共苦”阶段,企业不要求每个人都有把自己当成创业者的崇高精神,但至少你是一个懂得感恩,懂得尊重公司其他员工劳动成果的舞者,即使不“搭台”,也不要“拆台”吧!这就好比众人推一辆陷在泥沼里的车,大家满身泥水的奋力推车,只有你非但不出力,还在旁边冷嘲热讽,给大家泄气。
二、“观台”的舞者
还有一些舞者,喜欢自己孤零零地站在台下观看其他的舞者奋力表演,不喜欢参加公司的集体活动,也不喜欢在公司的微信群等信息平台上互动。来了很久也叫不上同事的名字,活脱脱把自己装扮成一个隐身人。用朱自清的话说:“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我想说,既然公司给大家搭建了平台,平台面前人人平等。热闹是大家的。因为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是一个讲求团队作战的时代。你要学会融入,学会与团队共舞。不要被动地等待别人拉你入舞池。
即使你真的不喜欢形式上的热闹,但你的心要学会快速地融入。比如你可以多关注公司的微信群,对公司发布的信息和倡导的活动积极回应,通过这些小细节让公司领导和其他伙伴感受到你的积极主动与热情。如果连这些你都不参与,我要说别人都不知道你还“健在”,有什么好事情当然也不会想到你的。
主动关注公司和产品信息,即使你不是市场部或销售部员工也可以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发发朋友圈,做点线上推广的小事情。努力去做公司倡导的事,也是很好地融入方式。融入到舞台中来吧,你一定能感受到融入的乐趣!
三、“捧台”的舞者
一场表演再精彩,如果没有“捧场”的人,也会成为自娱自乐的表演。在企业的平台上,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捧场。你方唱罢我登场,当你作为表演者的时候,同样希望赢得赞许与掌声。佛教里有一种功德叫做随喜功德,就是别人取得成绩或有开心的事,我们给予祝贺并表现出同样的开心也是一种功德。
懂得“捧台”的舞者一定是懂得捧周围伙伴的场。企业中有一些舞者懂得鼓励、欣赏和赞许周围的同事,除了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也会主动帮助其他的同事。当其他同事取得进步和有好的倡议时,从不忘给予赞许和掌声。
“捧台”的舞者正是用自己的热情去点燃身边的伙伴,也正是用自己热烈的掌声来鼓舞台上的舞者和台下其他的观众。
正是因为企业平台上有越来越多的懂得“捧台”的人,舞者也会舞得更加精彩,企业这个大舞台也真正变成了更精彩的舞台。
当然,懂得“捧台”的舞者也一定懂得捧公司的场。公司的每一项决策,每一个制度,每一项活动,每一项倡议,都会矢志不渝地支持和贯彻。因为真正成熟的舞者懂得什么时候该让渡自己的个人私利,以更好地保证公司更多人的利益。而不是因为公司的决定触犯了自己的私利就消极抱怨,表示出不满。
四、“搭台”的舞者
钟点工是领日薪的,每天下班就知道自己赚多少钱;员工是领月薪的,月底才知道自己能拿多少;职业经理人是领年薪的,到年底才知道自己能拿多少;而再高级的职业经理人还有期权,那个的回报期更长。
所以当一个人在不知道明确回报的情况下,他还愿意这样付出,说明他真正喜欢这件事,有付出的心态,是一个做管理的好苗子,值得培养。如果只为钱工作,是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做得更好的。
而“搭台”的舞者就是那些不把眼前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是先把付出放在第一位的人,秉承着“凡事皆与我有关”的思想。除了企业的出资或创始人外,也会有一部分员工进入企业时就是普普通通的员工,但他们目光长远,肯于坚持和付出,最终这些人都赢得了公司的信任,并与创始人一起成为平台的“搭建”者。阿里巴巴的童文红从公司前台干到亿万富豪,被称为阿里最励志的合伙人。
每一个企业平台上都不乏以上四种类型的舞者,“拆台”的人多了,平台自然就会垮掉,所以对待“拆台”的人企业若留下了,就是对更多人劳动成果的践踏;“观台”的人多了,员工融入不进来,企业也没办法和员工分享,平台很难越做越大;“捧台”的人和“搭台”的人多了,舞台会越来越大,每一个舞者的梦想都会随之实现了,更多人就拥有了美好的人生! |
|
|
 |
新闻动态 |
 |
 |
快速导航 |
 |
 |
职位搜索 |
 |
|
|
|
|
 |
相关网站快速链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