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动态
|
 |
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将更加便利
|
来源:金融时报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12月22日披露,为提升境外机构投资于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便利性,人民银行将协调相关部门从四个方面进一步改进规则和服务水平,争取在不久的将来为主要国际债券指数编制机构将人民币债券纳入相关指数创造条件。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四个方面的措施能够切实解决海外投资者投资人民币债券过程当中最关心的问题,这四个方面的配套措施实现以后,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 理顺银行间债券市场开放环节 近年来,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今年以来,央行取消了对境外机构投资于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额度限制。截至2016年10月末,共有373家境外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市的入市总投资备案规模为19096亿元(约2750亿美元),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债市托管总量为7663亿元(约1103亿美元)。 汪涛表示,当前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是对外开放的,但境外投资者数量不多,原因并不在于他们担心人民币贬值,而在于缺乏对冲工具和明确的资本金和收益汇出规则和税收政策。 “其实在外汇市场上,贬值幅度、波动幅度比人民币大的货币还有很多,例如欧元和日元,但是投资者都会去投资这些国家的债券市场。投资者并非仅投资只升不贬的货币,而是希望这个市场有工具能够对冲它的汇率风险。只要能够对冲这个风险,投资者就愿意去投资。”汪涛表示,前述提到允许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境内外汇衍生品市场、利率衍生品市场以对冲汇率、利率风险,这就是很重要的工具。 汪涛还表示,有必要明确对投资收益和利息收入的税收政策,因为这对境外投资者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境外投资者希望中国债券市场能够有足够的流动性,也就是说资金可以能进能出,那么资金出去的时候就需要有明确的税收规定。“有很多境外投资者提出,我国在这方面的税收政策还不是太明确。如果税收政策不明确,他们就不能向他们自己的投资者、股东、董事会去交代;如果税收政策更明确,将更加便于境外投资者的操作。” 吸引境外投资者配置人民币债券 “国内有配置海外资产的需求,同时海外也有配置人民币资产的需求。”汪涛表示,如果以上四个方面配套举措可以实现,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对于境外投资者来说,还是有相当的吸引力。首先,人民币波动或者贬值的幅度并不是很大。第二,在一些发达国家执行负利率的情况下,我国债券的利率还有相当的吸引力。第三,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又有着很大的资本市场,但是境外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持有率还很低;从整个债券市场来说,我国国债、金融债、国开债、地方债等主权或类主权债券的市场其实很大,而国外投资者持有的比例也比较少。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0月末,境外机构持有我国国内债券占比为1.35%,这一比重在年初为1.26%。相比其他已开放的债券市场,我国债券市场中的境外机构占比依然具备大幅提升的空间。 目前,主要的国际债券指数包括花旗全球国债指数(Citi WGBI)、摩根大通国债-新兴市场指数(JPM GBI-EM)和巴克莱资本债券综合指数(Barclays Global aggregate index)。汪涛表示,人民币债券被纳入国际债券指数的前提是市场要足够开放、要有流动性和对冲工具,这样投资者才会感兴趣,会同意或要求国际债券指数的编制机构将中国市场纳入进去。人民币债券被纳入国际债券指数,意味着这些指数里含有人民币债券,那么投资者将必须对人民币债券进行配置。 有数据显示,若中国债券在国际债券指数中的比重在5%至8%之间,一旦正式纳入带来的被动投资者资金流动约为1000亿美元至1600亿美元。 汪涛表示,上述措施将能够吸引境外资本流入,抵消一部分资金流出压力,有助于改善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从而支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从根本上来说,上述措施将理顺我国金融市场开放过程当中的一些环节,与金融市场改革开放的长期目标相一致。 |
|
|
 |
新闻动态 |
 |
 |
快速导航 |
 |
 |
职位搜索 |
 |
|
|
|
|
 |
相关网站快速链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