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9年起国有企业不再以任何方式为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供水、供电、供热(供气)及物业管理)承担相关费用。专家指出,这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促使国企集中力量做大主业、瘦身强体。
时间表
——2019年国企起将不再承担“三供一业”
22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关于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的时间表。
按照意见提出的时间表,2016年开始,在全国全面推进国有企业(含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对相关设备设施进行必要的维修改造,达到城市基础设施的平均水平,分户设表、按户收费,交由专业化企业或机构实行社会化管理,2018年年底前基本完成。2019年起国有企业不再以任何方式为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承担相关费用。
不仅不再承担费用,连补贴也被禁止了。意见要求,国有企业不得在工资福利外对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进行补贴,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保障国有企业轻装上阵、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是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的重要内容。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对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表示,由于历史原因,国有企业承担了很多不应由企业承担的社会管理职能,比如厂办大集体、“三供一业”、教育医疗等,背负了沉重的包袱,这很不合理,对国企也不公平,成为国企参与市场竞争的劣势。
李锦表示,剥离之后,有利于企业卸掉包袱,集中力量做大主业、瘦身强体,同时也有利于盘活企业优质资源,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下一步
——启动剥离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机构试点
去年9月份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完善相关政策,建立政府和国有企业合理分担成本的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采取分离移交、重组改制、关闭撤销等方式,剥离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和所办医院、学校、社区等公共服务机构。
去年12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快混合所有制等改革,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2016年在全国全面推开供水、供电、供热和物业管理分离移交,启动剥离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机构试点。
国资委今年2月份披露的国企“十项改革试点”明确,计划选择2-3户中央企业推进所办教育机构深化改革试点,选择2-3个城市开展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试点。
中新网记者注意到,一些地方在当地的国有企业改革意见中明确了本地改革的时间表,如河北明确,重点做好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改革工作,先期进行中央下放国有企业的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和所办医院、学校、社区等公共服务机构的分离改革试点,2015年底前完成试点方案制定工作,2016年基本完成试点工作。 |